“经典”作品,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宝库里的瑰宝,也是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年少时曾读过,是走马观花地读。最近整理书柜,翻到了《红楼梦》,取出来,竟然一页页读到底。
想起中学时学过课文选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那时对这样的判案情节不感兴趣,现在读来才体会到其中妙处。原本好的作品、好的语言和结构,是需要文学素养的积累、思想的提高才能领悟和品味的。
《红楼梦》作为主线的宝玉、黛玉和宝钗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年少阅读时最感兴趣和被深深吸引的,那时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背景的事件、人物懵懵懂懂、不求甚解。如今阅读则置换过来。有人说不同的身份读出不同的感悟,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阅读感受也是不同的。
有人说,真正的小说关心的是人,据说《红楼梦》的人物有九百多人,其中许多人物妇孺皆知,如今重读,那些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吸引着我探究和分析。
第一男主角贾宝玉,他的前世是石头,却不是铁石心肠,而是柔情蜜意。他对所有模样好的女孩都喜欢,都充满怜惜之情,但他唯一放在心上的人只有黛玉。他对宝钗没有爱情,是一种尊重和一点欲望。爱情是两个人一见钟情、心灵相惜、志趣相近的,木石前盟,他们前世就已经相遇,所以今生相见“在哪里见过”。
《红楼梦》里的女孩的命运多是悲剧性的。秦可卿、贾元春、林黛玉、王熙凤这些才貌双全的女子,书中的主要角色最后都香消玉殒,让人叹息。但她们本是下凡历劫的,劫后会升仙,归入“太虚幻境”的。要说命相对好的,最终有个好归宿的也有,在我眼中,如探春、袭人、邢岫烟、平儿等这些女子,也还算有好姻缘,至于以后的生活会怎样无从猜测。香菱这个人物比黛玉出场得还早,几乎是从头到尾香菱都在场,只是她若不入大观园,就不能跟黛玉学诗,一切皆因机缘。
薛宝钗可谓完人,才貌双全,温和端庄,为人处世无人不赞。但她是个面暖心冷的人,比如听说尤三姐、金钏的死表现冷心冷面的一面,让人领教了她的无情。平儿这个人物,不显山不露水的,在她身上没有大事件发生,要说有也是被王熙凤吃醋撒泼而受委屈那场戏才成为主角。王熙凤算心狠手辣的人了,也见其忠诚而担重任。丫鬟里命好的还有袭人,她对人和气,处事稳重,富有心机,善于守拙,有着薛宝钗的影子,她嘴巴严实,做事踏实,得到上至王夫人赏识,下至小红、佳蕙服气,这样的人即使在当今职场也会稳稳当当。
大观园中的女子,都各有性格,各有美貌,各有其才,一起赏花观景,起诗社做诗词,似乎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其实不然。从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这些才貌双全的大小姐,到晴雯、袭人和鸳鸯这些一等大丫鬟,彼此之间都有性情相投、气质禀赋相近而又有心中的亲疏远近。
黛玉和宝钗之间既有相互欣赏又有本能的戒备。黛玉纯真高洁,宝钗温和大方。孤高者总是没有处事大方的人更有人缘。所以,大观园明里背后夸宝钗的要比夸黛玉的多。湘云性格上介于宝玉黛玉之间,很多读者都偏爱她。这样个性的人,在现实中也招人喜欢。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帮助和理解的,宝钗帮她筹办螃蟹宴,她感受到宝钗的真心实意,因此敬宝钗如姐。对黛玉之情,多是对其才华的欣赏,她俩在凹晶馆赏月联诗,是棋逢对手,亦是惺惺相惜。
一部“红楼梦”,写儿女情长背后的繁华与衰落,在宏大构架下有着多重隐喻和象征。巨细靡遗手法精到,荟萃多方文学精华,真可谓读不尽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