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在相隔13年后再次来到杭州,这次来杭城纯属为了看第19届亚运会。当火车抵达杭州南站时,浓浓的亚运氛围扑面而来。广场上花团锦簇,彩旗飘飘。大型的“迎宾花廊”,无不吸引四面八方的来宾。公交、地铁亚运元素满满,“琮琮、莲莲、宸宸”吉祥物人偶快乐奔走。亚运志愿者服务细致、贴心,一进入杭城,就被亚运的热情似火拉近了距离。
我乘坐地铁线来到西湖自由自在闲逛起来。马路的两边,亚运标语随处可见,每走一步都沉浸在亚运会的美好意境中。每一处景点,淡妆浓抹,花开润泽,一处处用鲜花精心打造的雕塑小品,于细微处扮靓“西湖美景”,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西湖周边的街道小巷,各色花坛花境意蕴不同,美丽相通,好一幅“醉”诗意的江南图景。登上宝石山鸟瞰杭城,满眼湖光山色,清波粼粼,如入画境。
一路走一路看,我迫不及待来到钱塘江南岸的奥体中心,一睹“莲花碗”那充满钱塘江水的波动和杭州丝绸的妩媚飘逸。“莲花碗”观众席选用了淡蓝、深蓝、紫色、红色和灰色5种颜色,由下到上穿插渐变,灵动多变。
开幕式简约、安全、精彩,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分为三大篇章。整场仪式和演出的参与者主要为杭州市民、学生和青年演员。承载着全亚洲亿万人热情的“数字火炬手”和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共同点燃了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这样的点火方式,不但创意感和科技感拉满,还让场面无比震撼。
看完亚运开幕式从“莲花碗”出来,放眼钱塘江两岸,整个杭城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描绘出杭州亚运的独特韵味。
晚上回酒店的路上,仍历历在目《宋城千古情》展现的良渚古人的艰辛、宋皇宫的辉煌、岳家军的惨烈、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许仙的千古绝唱。
之后,我们逛杭州城。来到大运河景区,古色古香的桥西直街保留着了大量的街巷里弄和传统四合院,且汇聚了多家博物馆,不但可以参观非遗大师的工作室和技艺表演,还可以亲自体验一番油纸伞、刺绣制作的乐趣。从拱宸桥走到小河直街,清末、民国初年运河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市井风情,航运古迹、茶馆餐厅、小巷小弄、青石板路、可以洗衣淘米的河埠头一如从前,市井味儿十足。
杭城绿肺,莫非西溪湿地。这里仿佛有一首古老的“云水谣”在吟唱。夜晚,在灯光和水波的映照下,湖泊倏然变幻出一幅绝美的画面。湖中浓雾弥漫,烟雨依稀,仿佛一位美妙女子还在湖边唱歌。当然,闲逛中也品尝了不少杭州美食,楼外楼的西湖醋鱼、宋嫂鱼羹、东坡肉、龙井虾仁……
逛杭城,看亚运。这次在杭州观看亚运开幕式,圆了我33年前北京亚运会未能现场观看开幕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