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我摄影历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从追求自然风光与城市景观的美学表达,转向用影像记录普通人真实的生活。
这一年,我从我生活的城市武汉出发,以长江为主轴,途径宜宾、泸州、重庆、万州、忠县、云阳到嘉鱼,再回到武汉。追随着江水的流淌,完成了一次关于人文的视觉叙事。
过去,我常通过更换镜头、变换滤镜来追求画面的绚丽和美感;而现在,我更加关注真实生活的记录。为了这一份真实,我选择固定35mm焦段,甚至摒弃色彩,用黑白成像排除视觉干扰,聚焦于画面的故事性与情感表达。
这次转变不仅仅是摄影方式上的调整,更是内心世界的一次重塑。
这一年,我拍摄了两万多张关于长江的照片,我用镜头记录人们的繁忙与休闲、艰辛与追求、执着与希望……我挑选了其中的200张制作了《一江烟火 两岸人生》的视频。这次,我又精选了30张作为“我的2024:长江”的专题总结。这些照片背后的平凡生活,蕴藏着一种深刻的美。这种美不是视觉上的震撼,而是生活的真实与生命的韧性。
这一年,我怀揣悲悯之心,通过影像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心与心之间的相通;摄影不再只是一个按下快门的动作,而是我与世界的对话,是对生活的观察、记录和关怀。
这些影像让我重新认识摄影,也让我重新认识自己。摄影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美,更在于探寻真与善,进而激发内心的共鸣与感动。
武汉:地铁五号线黄鹤楼站C出口附近,一位手持黄鹤楼红墙照片的小姐姐带着灿烂的笑容在推销拍摄黄鹤楼的最佳机位。
武汉:昙华林路口,两位外卖小哥在休息之余相互问候。
宜宾:在三江合流、长江起点处两位市民正在喂鱼,而海鸥赶来与鱼抢食,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宜宾:一位行人在“长江之珠”前面走过,一个大的泡泡上映出对面大观楼的轮廓,与背景的现代建筑呼应,而泡泡则是一个完整的“零”,象征着长江起点的零公里,形成了古与今、现实与梦幻的对应。
宜宾:夜晚的“长江之珠”巨大的地球影像前,一家三口温馨的一幕。
泸州:一位女士经过巨幅蝴蝶招贴画前,蝴蝶翅膀的背景似乎赋予了行人一种超越现实的“飞翔感”,不经意间圆了一个“蝶梦”。
泸州:在水井沟商业街的一座父子的雕塑旁,一位顶着儿子的父亲也刚好路过。
重庆:朝天门码头前,一群“棒棒军”正在辛勤的劳动。
重庆:解放碑一家商店橱窗前,两个玩滑板的少年。
重庆:解放碑附近一个雕塑上,一个正在玩耍的小女孩。
重庆:两名建筑工人挥汗如雨地清理建筑废墟的场景,背景是重庆地标建筑朝天扬帆。
重庆:两位在江上运动的年轻人,正享受冒险与激情。
重庆:跳水爱好者在江边的峭壁上飞跃而下的一瞬间。
万州:一位为饭店送货的民工在早晨挑着货物迎着朝阳前行。
忠县:一位村妇在江边的菜地里满眼欢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却好奇地观看路人。
嘉鱼县:在鱼岳镇三湖连江风景区,两位年轻的妈妈在晚霞里正在陪着孩子学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