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捐赠者代表颁发证书 刘鸿飞摄
【东风汽车报讯】3月26日,已经退休二十多年的东风“双飞燕”设计者艾德昆专门从上海回到湖北十堰,参加东风汽车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博物馆参观时,艾德昆深情凝视着东风“双飞燕”logo原设计图纸,并拍照留念。
“1979年11月,第二汽车制造厂面向全厂公开征集品牌标识,我设计的‘双飞燕’图案有幸成为东风标识,希望‘双飞燕’给大家带来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也希望东风汽车发展越来越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艾德昆依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把标识设计图纸捐赠给东风汽车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了解东风汽车的历史文化、品牌文化。“这比起个人收藏更有意义。”他说。
为支持东风汽车博物馆建设,许多单位和个人捐赠了珍贵的老物件和历史资料。
记者了解到,中国一汽捐赠了许多历史档案,包括《一汽包建二汽分工方案》相关文件、技术人员手绘图纸、建设者工作日记等百余件老物件和历史资料,记录了一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力支援二汽建设的动人故事,生动还原了那段“好人好马上三线”的火热岁月,成为两家企业携手建设民族汽车工业的重要见证。
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幅图片都是时代的缩影。“我们工作室捐赠了《拓荒》《东风》《日产在中国》等书籍,希望这些书籍在东风汽车博物馆更好地保存下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也是东风‘马灯精神’的延续。”帮宁工作室创始人葛帮宁说,“马灯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东风人砥砺前行,如今东风累计销量已超6000万辆。我们在祝愿东风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希望更多人看到东风汽车的来时路。
一盏马灯、一张粮票、一辆老车……在东风汽车博物馆,这些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让人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我爷爷是老东风人,得知建设东风汽车博物馆时,他精心挑选出一些‘传家宝’进行捐赠,包括收藏多年的电视机、粮票及一些珍贵的老照片、老资料,就是希望越来越多人知道东风历史,传播东风文化。”东风商用车整车工厂退休职工李成业的孙子李楒白指着二汽建厂初期的粮票说,这些老物件是爷爷的“宝贝”,捐赠给东风汽车博物馆,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发挥老物件的历史文化价值,引导东风新一代建设者们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把东风建设得更好。
(记者 邱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