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公司工会在东风报社组织召开《东风工匠》创作交流座谈会。公司工会与《东风工匠》创作者,以东风工匠事迹的挖掘、整理、传播为案例,就如何画好东风人的群体画像、深度挖掘东风精神财富、做好东风文化传承与提炼,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公司工会副主席袁纲出席会议。
2020年,公司开展了第一届“东风工匠”选树活动。在各基层单位层层择优推荐的基础上,公司工会、人力资源部、科技工程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织公司制造领域的技术专家认真评审,评定了10名“东风工匠”。
为挖掘东风工匠故事,传承东风工匠精神,2020年11月16日“东风工匠”名单公示后,东风传媒即组建了由采编骨干组成的一线采访团队,经过五个多月深入一线的采写,东风工匠的精神和故事最终被编撰成《东风工匠》一书。在公司2021年“庆五一、迎五四”主题活动现场,公司领导为东风公司十大青年明星授书。
“《东风工匠》这本书我先后读了几遍,书中呈现的一件件感人事迹,一张张传神照片,让我非常感动。”袁纲说,《东风工匠》一书不仅是对东风榜样的个体展示,更是对当代东风人的群像聚焦。“匠心造车 技能报国”的精神在东风工匠身上得以生动诠释。一万个人一起往前走一步,比一个人走一万步更有价值。东风的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东风工匠”。
袁纲表示,挖掘东风工匠的事迹,诠释东风工匠的匠心,将东风工匠的事迹集结成书,对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希望东风传媒干部员工以东风工匠事迹的挖掘、整理、传播为案例,总结经验,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做好东风发展历史的记录者、东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东风报社总编辑祝卫国表示,把东风工匠的故事和精神采写出来、编撰成书,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写作和编书本身,不仅是对我们自身的洗礼和提升,也是对工匠精神、东风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践行。东风传媒(报社、电视台)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好地记录东风历史,传扬东风文化。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结合各自采写、拍摄、编辑等创作实际,进行了充分交流。
践行工匠精神 打磨采编精品
《东风工匠》创作交流座谈会创作者发言摘编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以耐心专注、精益求精为内涵的工匠精神,依然是影响时代的力量。本次东风工匠采访报道,东风传媒从一开始就把之作为践行工匠精神、打磨采编精品的一项重要工作予以安排部署。
从去年12月份开始,采写团队陆续深入工厂车间试验室,与王建清一起一次次下基层调研,在杨祉刚工位旁认真观察他的作业,与刘军荣的女儿妻子深入交流挖掘细节,与朱卫东的徒弟一次次交谈挖掘故事,陪朱显军多次爬上六层楼高的空调机房,在两百多度的烤炉门口感受冬天里的大汗淋漓……
一句句精彩的话语,从工匠的口说出,又经记者的笔提炼出来了。一个个生动的细节,经由工匠的演绎,又经记者的镜头捕捉到了。这次《东风工匠》创作,东风传媒不仅要挖掘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展现新时代东风人的奋进风貌和价值追求;也要通过这次采编大拉练,在采编领域弘扬、践行工匠精神,打造、打磨采编精品,砥砺我们作为报人的初心。在未来的采编工作中,我们要大力践行工匠精神,从点滴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采编修养,打磨出更多的采编精品。
——记者谭文威
这是一本书,更是一种关于工作态度、人格魄力、职业信仰、实干力量的表达。《东风工匠》这本书的出版,包含着东风工会、东风传媒领导及采编团队大量的心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家一起感受文字的力量,运匠心,做精品。
在这个追求速效的时代,很多人没有耐心沉淀下来慢慢打磨技能,做事情都希望短时间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学习十大工匠的故事,我们深深感受到,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保持内心的热爱,坚持精进,才能收获时间的复利,取得真正的成功。
工匠精神不分行业。一个人即使从事普通的工作,但如果具有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想创作出严谨、客观、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同样离不开“工匠精神”。从“工匠精神”中汲取力量,讲述东风好故事,传递东风好声音,不负期望,做一名优秀的东风传媒人。
——编辑李思蕾
对10位东风工匠的了解始于公示材料,仅这些极简文字描写就足以令人敬畏。随着编辑工作的开展,了解越深,越被他们的劳动精神、创造精神、工匠精神深深折服。
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东风工匠》的精彩呈现正是源于东风传媒采编人员“东风工匠”式的自我要求,无论是在前期采写、拍摄,还是在后期的编辑制作中,创作者们都不遗余力地探索最佳的呈现方式。文字记者通过深入细致的大量采访,刻画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摄影记者通过大量拍摄技巧的尝试,把东风工匠的精神气质视觉化,跃然纸上;后期编辑通过对标研究、结构调整、编辑加工、版式优化,给读者带去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东风工匠》讲述的是10位东风工匠的个人奋斗史,却也描绘出东风工匠“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群体形象。我们每位从业者都应以东风工匠的精神尺度,创作精品,努力成为东风工匠群体的一员。
——编辑黄莉
爱岗敬业,尊重自己的工作,尊重自己的岗位,扎扎实实把每一件事做好,这是采访东风工匠杨祉刚给我最大的感受。
采访中有一个小细节:杨祉刚的同事介绍,前些年车间生产产生的粉尘多,一天下来,工位上、设备上往往是灰蒙蒙的。但杨祉刚总是利用10分钟的休息时间,在工位上这里擦擦、那里摸摸,他的工位总是“锃亮锃亮的”。
对技能的不懈追求,对工作岗位发自心底的尊重和热爱,成就了杨祉刚,让他赢得了他人和企业的尊重。
东风工匠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把事情做到极致,从而体现出非凡的人生价值。这种精神,是东风最可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得以长足发展的文化基因,值得我们每一个东风人学习和发扬。
——记者薛星兵
《东风工匠》一书,我有幸参与了朱卫东的采写。为把采访工作做得更细致,此次采访前后用了约5天时间。从朱卫东本人到他的工友、直接领导、徒弟,以及其所在企业的领导,到朱卫东的爱人和孩子,我们一一进行了采访。
我们的出发点是要真实呈现东风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精神特质。采访过程中,我们摒弃了以往问答的方式,没有先入为主,而是放慢采访的速度,静下来倾听。这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挖掘这个大家早已熟知的“名人”那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要打动读者,在于我们写作的时候能否做到“心中所想即是笔尖所写”。朱卫东的事迹感动了我,我也尽最大努力呈现一个真实的东风工匠。向东风工匠致敬!
——记者孙波
东风工匠身上,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我们记者编辑穷尽所能,来呈现他们的风采。
“精采精编”是基本要求。在编辑环节,我们不仅要精编每一个版面,更需要从全局角度思考十位东风工匠最终呈现出的聚合效应。版面上,我们追求打造深度阅读、精致阅读的体验。在照片的后期处理和使用上,对照海报质感标准,用图绝不将就,尽可能提升视觉冲击力。东风工匠的事迹同样也在东风汽车报上进行了呈现,为了力求完美,有一次,为了使人物的表现更加传神,我们的摄影记者在深夜11点又从家里赶到办公室,一次次挑选图片。每个东风工匠的故事都很精彩,他们的成长经历和职业追求,令人敬佩,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编辑金妹
东风工匠们,都是各个业务单元的先进分子,基本上都经历过多次报道,这种情况下,不只是记者会被已有信息限制,连采访对象都会习惯性地提供相同的素材和回复。
如何才能挖掘出更多有价值、有意思的东西,需要些技巧,也需要些运气。我的采访对象杨军,恰好在公司技术中心人事改革中经历了岗位竞聘,他所在的部门也遭遇了比较大的调整,这些都让杨军对职业生涯、对队伍管理有了更深的思考,也让我的文章多了一个支撑点。
但是,针对变革带来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大家似乎总是有些忌讳,言语间遮遮掩掩。此时,比起“访谈”,“闲聊”更容易被接受。固然,闲聊会影响信息密度,但寥寥几句却能有画龙点睛之用。在成稿中,“危机感”不仅成为许多工作的动因,也映射了工匠未来将面对的更多挑战。
——记者赵巧焕
初见刘军荣,他十分热情,先带我参观了焊装车间,大致讲解了目前所负责的工作,使我对他目前的工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参观途中,刘军荣遇到同事,还确定了当期机器人操作培训计划。这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也感受到了他对技术提升的追求,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采访过程中,还得知他近期有一个和国振江劳模工作室联盟交流的活动,我又主动要求旁观两个工作室开展的课题改善领域的交流活动。这让我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整个采访下来,我发觉刘军荣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有种时刻奔跑的精神,永远都在学习。对刘军荣的采写经历,将是我工作经历中宝贵的财富,磨练了采访和写作的技巧,更深刻地感受到东风工匠精神,对自己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记者于文欣
因郭文芳工作繁忙,只能间断性采访。我通过东风工匠推荐材料,找寻人物成长过程及其间的闪光点,发现郭文芳是技能和理论综合型专家,便一方面通过知网等专业学术论文网站查询她的相关论文,有数十篇之多,快速恶补,同时锁定可深挖的案例。另一方面,与郭文芳线上线下进行多频次深度沟通,了解到她有常年做工作笔记的习惯,又找来笔记阅读。同时,也对同事、徒弟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采访。
写人物,不仅得写出人物的外在之“形”,还得捕捉人物的内在之“神”。为此,我又多次电话和郭文芳沟通,一步步完善和丰富细节。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30年来,郭文芳不忘初心,潜心向学苦钻研,精益求精,磨练出真本领、挑起重担子。她的这份执着、这份坚守,也激励着我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一名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
——记者陈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