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派科技护航2025北京马拉松

王忠林调研岚图汽车云峰工厂

杨青、冯长军与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座谈交流

王兆国视察东风汽车武汉基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调研东风汽车

笔墨春秋 (散文 作者 陈双枚)

东风汽车报   2025-11-04 10:03  
阅读量 1328

清晨的秋阳透过玻璃窗射进书房,柔和均匀地洒在放着笔、墨、纸、砚的书桌上,只见78岁的杜民手执狼毫蘸满浓墨,手腕行云流水般轻轻挥动,便开始了每天的书法“晨练”。

走进杜民的工作室,书柜里摆的、墙上挂的、案台上放着的,满屋子全是他多年的心力之作。他的作品在传统笔法中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使得书法作品既有古典韵味,又具有现代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杜民勇于创新,千锤百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书法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无论是大幅的条幅、对联,还是小巧的扇面、册页,都能驾驭自如,展现出其丰富的创作能力和艺术天赋。细细欣赏杜民的这些作品,无论楷书、行书、草书,还是篆、隶等多种书体,他善于通过笔画的粗细、轻重、快慢变化来表现书法的韵律美,使得作品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杜民十一二岁开始拿着父亲和伯父上私塾时使用过的几支毛笔,比划着摩仿和涂鸦起来。有个家门的叔叔会写鸟虫字,并会刻印章,还有一个玩伴的父亲写得一手流畅的硬笔书法,这些无不影响和感染着年幼的杜民。学习练字后买不起墨汁,他就刮下锅底灰与水调和当墨汁用,买不起纸就用木棍在地上写,只要一有空不是练字,渐渐地他的毛笔字像模像样了。

18岁的杜民当兵来到部队,入伍前练就的笔墨功夫被派上用场,担任了连队军人委员会的宣传委员,在部队大熔炉淬炼4年后的杜民1970年复员成为东风的一员,在技术中心等单位专业从事工会、宣传工作,让他如鱼得水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除不断提升日常工作必用的黑体、宋体、仿宋体和手写体行书等字体的书写技巧,工作之余,他不断学习汲取毛体行草字体意蕴的滋养,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王羲之的《兰亭序》,还临摹了诸多历代名人的字画和碑帖,对篆、隶、楷、行、草五体进行探索和揣摩,一笔一画抠细节,起笔、收笔反复琢磨,书法技艺不断提高。

不同于常人的是,杜民挥毫泼墨时用的是左手。40岁时,他因手臂疾患不得不由右手改为左手执笔,这一转换竞花费5年时间才达到手法笔力自如的境地。杜民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东风、十堰、湖北省、全国性展览,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现代刻字艺术展,多次入展全国总工会、中书协、中央电视台联袂组织的全国职工书画展,多次入展湖北省书协举办的书法展,还在湖北省文联等单位组织的“楚天文艺杯”中屡屡获奖。其作品被收录到多部作品集里,被刊登在《中国书法报》《书法导报》,其字体被庄子碑林园、中华始祖碑林园录用。

他的字如同其人很有人缘和眼缘,前来无偿索取的人不少,他有求必应,先后为经营场所、学校、书刊等题写匾碑;他的篆、隶、楷、行、草五体书写或刻字作品深受朋友喜爱,被国内外朋友索要收藏,先后被日本、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的友人带回国留念,有的作品在参展后被友人笑纳收藏。他为《东风汽车报》题写的草体报头5个大字,38年过去至今仍在沿用。东风老年大学聘请他每周半天为学员讲授书法课,这一讲就是16年。他还开办书法班,把几十年中悟出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讲授给学生们。除此,他和书画同仁受邀到法国驻武汉领事馆、驻地武警部队、中小学校献艺;老科协组织开展“文化进企业、进社区”活动,他积极踊跃参与,向工友们传授技艺;连年春节来临,他站在寒风里挥毫泼墨,为社区居民书写春联。

进入东风汽车报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https://img.cjyun.org.cn/a/10683/202511/8d4f90b5831cbd7550be6b749ecb1c7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