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源头是《诗经》,诗歌的尽头是生活。
走亲访友来到吴越腹地常州,我被先秦的发源之地常州淹城深深地吸引。
淹城遗址整座城池被里外三道闭环形的护城河环抱。从里向外分为,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历史界有一句精辟的总结说:明清看北平,元宋看临安,隋唐看长安,春秋看淹城。此地曾出土了国内最早最完整的独木舟及部分青铜、土陶器具。并有谜一般的尸葬墩:头墩,肚墩,脚墩遗迹所在,畅游其中值得玩味。
傍晚时分,游人稀疏,我独自徜徉在这静谧而又古老的淹城遗址上,恍若时光倒流,耳熟能详的“关雎”情景再现。我仿佛看到河中央的小洲上绿叶粉黛深处,那两只雎鸠,一呼一应,如情侣般互诉衷肠。“关关雎鸠”,那鸣叫声穿越2800年的漫漫时光,依然“在河之洲”萦绕于耳畔,呈现在眼帘。
当时的荇菜就是比现在的睡莲更小的一种水草,如今发掘修整后的淹城遗址上河道岸边踪迹不在,只有茂密的芦苇随风流动。“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那随风波动的芦苇丛如远古彼时那成片的荇菜,忽左忽右。釆摘荇菜花的“窈窕淑女”,在微动的河风中,越过隋唐宋元的丰腴,依旧显得那么楚楚动人。
远远地望着那亭亭玉立的淑女,谦谦有恭的君子,一心想要去追求,可是怎样才能博得她的欢心呢,思念之情,夜夜不能入睡。看着她用她那纤细小手若有所思地拨弄着荇菜,女孩的心思自古不可猜。
先秦已远去,春秋依然在,秦人已为古,遗址话桑海。
那三道护城河宛若三枚玉镯,环环镶嵌。子城、内城和外城上先人们生活的遗址星罗棋布。我泛一叶仿古扁舟在晚霞中穿越时光,一如先秦古人在回家的路上。彼时的古风还在吹动一泓弯弯的河水,顺着河道掠过我微醉的面颊,波光粼粼中,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日常生息、儿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