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中,我最爱中秋。中秋透着弥足珍贵的浪漫与幽秘。伴着凉风习习、桂香扑鼻,或家人齐聚、或三五好友围桌而坐,吃着月饼,喝着桂花酒,谈诗论赋,想想都惬意。
中秋的浪漫大抵是因为和月亮挂上了钩。华夏传统文化自古对月亮颇有偏爱,神话给它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诗词则赋予它独特的浪漫。从古至今,月亮一直是历代文人吟咏和寄情的对象。静谧的秋夜,望月而立,与月对话,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是中国人特有的意趣。诗人们的喜怒哀乐和遐思迩想投射在月亮之上,从而诞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文人眼里月亮早已不仅仅是月亮本身,而是精神和情感的载体。盛唐的李白,长子小名唤曰“明月奴”,可想而知他对月亮的痴迷程度。李白以月为友,诗歌中太多对月的吟咏。有三岁小儿都耳熟能详的思乡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站在儿童视角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亦有引出无限遐思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时月已不再是月,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儿随着我的歌声徘徊,此时明月甚至是能懂得诗人胸臆和心情的知己了。
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游子和征夫们远离故乡,思念亲人时,他们思念的人或许与他们一样,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之下,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月亮成为了一种情感的纽带,使遥遥相隔的人心心相印。
不同的情绪又会为诗句增添不同的色彩,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那时的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也拂不掉。这里却透着一丝因思而不得对月及月光的恼怒。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里则透露出诗人希望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希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千里月色的静与万户捣衣的动映衬出闺妇的期待和征人的心声。一片月里又传递出多少边关情呢?
一轮皓月,多少相思?月亮,不只是月亮,更是情感的表达和寄托。中秋,也不只是月饼,更是家和爱的味道。又一年中秋佳节,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当我们眺望空中相同的圆月时,是否也会不约而同想起自己的家乡和心中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