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辆东风新车前往全球五大洲做试验

公司工会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滕州东风汽车商城开业 开业即签约交付1017辆订单

中国首颗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发布

造好车,是一种执念 ——记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启辰大V DD-i车型首席动力总成工程师刘春彪

东风汽车报   2023-10-19 10:26  
阅读量 561

记者 王亦

7月8日,海南三亚,东风日产启辰大V DD-i超混动正式上市。在车主大会环节,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启辰大V DD-i车型首席动力总成工程师刘春彪步入舞台中央,为车主讲解启辰DD-i超混动技术,并对客户关心的核心问题点进行详细解答。

此时此刻,风从海上吹来,带着湿热的气息,是炙热的碰撞,也是热烈的坚守。刘春彪用一个等式来阐述DD-i的技术来源:DD-i超混动≈EV技术+HEV技术, 这是DD-i技术的溯源,也是他成长的缩影和技术自信的源泉。

2021年,刘春彪在轩逸e-POWER上市媒体试驾活动中互动答疑

打造东风日产首款PHEV

刘春彪有个执念,就是亲手打造东风日产的第一款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而对于“造好车”的执念,要来得更早。

刘春彪,甘肃人。早在童年时期,受父亲影响,他就爱上了做手工,时不时“造些东西”。

真正立志要“造汽车”,是在他大四实习那年。第一次踏入汽车工厂,真切地触摸到金属制成的发动机。井然有序的生产线、精密的机械构造,让他深深着迷。也是在这个瞬间,刘春彪决定,自己一生的事业就是造汽车,造汽车发动机。

2012年,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刘春彪南下至广州,入职东风日产技术中心。这年11月,他就加入了启辰品牌旗下首款车型D50车型团队。此后,几乎参与了启辰所有车型项目的开发。

一方面,他见证了启辰品牌成长壮大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启辰品牌也承载着他对于自主汽车梦的全部期许。

敏锐察觉新能源发展趋势,2019年,刘春彪开始参与东风日产技术中心PHEV技术路线的前瞻研讨。他产生了新的执念——亲手打造东风日产的第一款PHEV。

2021年初,启辰大V DD-i车型项目提案工作启动,刘春彪成为启辰大V DD-i车型项目最早的提案者、促进者和组建者之一。到车型开发正式立项,已是2021年底。

刘春彪清晰记得2021年10月召开的那场誓师大会,有授旗,也下发了“军令状”。时隔两年,他还能背出宣誓口号——“敢死,才能不死,向死而生;敢战,才不怯战,战之必胜!”

“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开干了。”刘春彪激动不已。但在心潮起伏之余,压力也真实存在。

作为车型开发团队的首席动力总成工程师,他要负责整个动力总成的协同开发,并担当车身各个系统的“串联者”“协调者”“裁判员”,聚焦在大系统层面,进行决策和落实。

按照项目规划,2022年11月就要开始做新车资质审查和认证工作,意味着样车要在此之前确定。留给动力总成的开发时间,满打满算只有12个月。

但刘春彪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这款车型虽然是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开发的首款PHEV,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从零开始。”

“在车主大会讲解技术时,我用到一个公式,启辰DD-i超混动技术约等于EV(纯电汽车)技术加HEV(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而我们此前就有相关开发经验。”刘春彪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启辰在2014年就推出了第一款纯电车型启辰晨风,后续东风日产品牌、启辰品牌陆续推出多款纯电车型。此外,东风日产也有HEV的丰富开发经验,也就是e-POWER的研发积累。”

“所以当时的想法是,我们有技术底蕴,也有这个信心,能够为用户提供一款更可靠的PHEV新车。”他肯定地说。

刘春彪为车主讲解启辰DD-i超混动技术

身上有股“彪”劲儿,要做就做到最好

刘春彪告诉记者,他名字中的“彪”字有“小老虎”的字义。他时常觉得身上有这股劲,“可能就是不怕事,有股冲劲儿吧。”

敢于挑战,勇于超越,不甘平庸。开发启辰大V DD-i动力系统时,他也是这么做的。

启辰DD-i超混动技术,是基于三电技术革新的电驱化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以电驱为主、油驱为辅,为用户带来可电可油,高效节能的新能源出行体验。

项目开发初期,刘春彪带领的动力系统团队意识到,进入冬季,特别是在寒冷的北方,低温会导致汽车电池能力衰减,使回充能力受限,影响发动机性能发挥。“对用户而言,严重影响驾驶体验。”

针对这一用户痛点,刘春彪团队定下目标——一定要在低温环境下,把发动机的能力完全释放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调试,试验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动力性达到国内主机厂平均水平。团队成员问刘春彪,跟竞品对标,已达行业平均水准,算不算实现目标了?刘春彪的答复则是“远远不够”。他判断,在低温动力性能上,团队不仅有能力做得更好,更有机会将它打造成车型技术亮点。

“对标竞品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就做到最好。”必须先找到技术壁垒的突破口。

电池能力受限,导致发动机性能受限,常规思维一定是先解决电池的能力问题。刘春彪决定另辟蹊径,从发动机端解决问题。“电池的回收能力受限,就会导致发动机产生冗余的能量。如果做好控制,不让它产生额外冗余,恰好可以被电池所吸收,是不是个突破口?”

打破常规思维路径,接下来,动力总成团队将工作聚焦于“如何控制冗余能量”,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

在我国东北边陲的黑河,冬季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团队在极寒测试基地扎根,反复调试车辆,艰难过程让他记忆犹新。“很多次,一脚油门下去,测试车‘趴窝’了,一群小伙子就推着车回到基地,结合采集到的数据,检讨问题出在哪儿,连夜又形成新一版对策,第二天再上车尝试。”日复一日,数不清多少次的调试与优化,这支年轻的团队,终于将车辆标定到完美状态。

2023年春节后,刘春彪赶往黑河与测试团队会合,检验车辆在极寒环境下的动力性能。视频记录下这个画面,冰原上积雪皑皑,启辰大V DD-i与两辆竞品车同时起步加速,短短数秒便远超一大截,比竞品车快出50%左右。

“要问我的感受是什么?就三个字,我自豪。”刘春彪注视着屏幕说:“每次看到这个视频,还是无比震撼,真为我们的自主研发团队感到自豪。”

这就是启辰大V DD-i开发团队首创的低温能量迁移控制技术,通过全维能量管理控制算法,精确高效地控制能量的输出和卸载,即使温度达零下30℃,仍能保证充沛的动力性能。新车发布后,这项技术也引发媒体关注、市场热议,成为新车搭载的关键技术亮点之一。

“开发过程中,发现一项很大的课题,不要畏惧挑战。当你把握好了,当你实现突破了,你就变成了别人所不能企及的一个高度。我觉得困难和机遇是并存的。”刘春彪总结道。

不晕车、不焦虑,研发回归人本身

“人为什么会晕车?”

这正是团队在开发Auto.E可调节单踏板系统时,重点攻克的难题之一。在此之前,行业内搭载单踏板系统的车辆,普遍存在易导致晕车的情况。

为此,在项目启动初期,刘春彪就带领团队展开了海量的医学资料搜集与人体工程学研究。

“晕车的机理,实际上就是人体大脑接收到的信号,跟视觉接收的信号产生了偏差。”刘春彪展开解读:“转化到车辆控制层面的话,如果我把车辆运行过程中加减速度的变化,正好卡在人体不晕车的范围,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以用户为中心,回归于人的根本需求,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与实车测试,最终将加减速度差值框定在具体指标区间内,顺利开发出“不晕车”的单踏板模式。其间,还形成了专利《舒适驾驶模式》,该专利结合人体生物学及医学原理,通过技术的手段解决了单踏板晕车的问题。

开发一款好车,必须回归于人本身。从另一角度来看,刘春彪觉得,能够达成既定的开发目标,也归因于人,源于整个开发团队的努力。

在他负责的电池、电控、电驱动团队中,“95后”研发人员是主流。“我们团队特别有趣,很多年轻人一起‘升级打怪’。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尝试机会、容错空间,他们每天都会带来不同的惊喜。”

刘春彪印象最深的,就是车型开发团队由年轻成员提出的创意点子——新车搭载的“Say hi”功能。

“开发时的考虑是什么?打个比方,开车到小区门口,前面站了一位老人家,这时候直接按喇叭,容易惊扰行人,显得不太礼貌。那么,我们能不能做一种好玩且不突兀的提醒功能?里面有猫叫、羊叫、青蛙叫,还有其他音效可供选择。”

这个有特色的“Say hi”新功能,在新车上市后,也收获了市场用户的好评。连刘春彪3岁的女儿,坐上车都会说:“爸爸的车会学猫叫,别的车都不会!”

“尽管是个小功能,但很有记忆点,好玩,灵动,也很人性化。我们在后续车型的研发上,也会尝试增加这样的趣味功能,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人性化的车型。”

启辰大V DD-i已于今年7月上市,车型推出后,刘春彪密切关注来自市场的反馈,经常参加营销部门每日的晨会。目前,刘春彪带领的动力系统团队已在筹备开发IHS智能电混系统2.0版本,以最快的速度升级能量管理策略,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

9月初,刘春彪自己买了一辆“不焦绿”色的启辰大V DD-i,正式成为启辰车主的一员。“其实我们不会焦虑,”他笑着说,“如果可以,我真想在自家车上打个广告——开启辰,不焦虑。”


进入东风汽车报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https://img.cjyun.org/a/10683/202310/5f4e5c39928962048303288a7f87115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