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两位年轻华裔工程师夫妻的死伤事件再一次牵动了国人的神经。各种传闻、分析、评论铺天盖地,一时难以尽述。其中的是非曲直、前因后果,作为局外人我自然也完全没有发言权。但对此事,我又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从媒体大概一致的介绍看,这两位年纪不大,都不过30岁。并且,都是一路学霸上清华、去美国、入谷歌。如果没有意外发生,这俩“隔壁家的孩子”当然是成才的楷模、生活的标杆。
可惜,悲剧到底还是发生了!
从一个父亲、一个有三十多年工作经历的长者眼光看,我觉得他们最主要的问题,恐怕还是生活的历练不够,过日子的思想准备不充分。仓促上岗,还没有适应角色转换。
从一个在校学生变成一个社会成员,从一个孩子变成一个丈夫、妻子,其实是需要经过很多环节打磨的。
显而易见,当学生主要就是读书解题,所接触的人也无非是老师、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干好自己的事儿,跟别人也没有多少根本的利害冲突,深交浅交无所谓,自然比较简单一些。
步入社会就不同了。不是说你有高深的学问、有出众的专业能力,你就能够游刃有余。更为重要的却是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让个人受益。世事纷繁复杂,人性五彩斑斓。不呛几口脏水、不撞几回南墙、不流几回委屈的眼泪,是很难经历风雨见到彩虹的。
组建家庭,当丈夫做妻子不仅与当学生情况殊异,更是与扮演社会角色大相径庭。试想,两个各自生活二三十年的男女个体,现在因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从此需要朝夕相处、生死与共,其中的变化到底有多大?原来可以道不同不相与谋,现在却要不断凝聚共识心灵默契;原来可以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现在却要相濡以沫牵手前行;原来遇到困难或矛盾会有组织出面父母援手,现在却必须自己面对亲力亲为……哪一时刻、哪一情形不需要高情商去化解!所谓的高情商,就是理解尊重、包容迁就的胸怀,就是主动关心、护你周全的责任,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艺术。
我没有当过学霸,但以我当过老师的经历是知道学霸们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比如执着坚持,遇到难题必得解决才放心;争强好胜,遇到比自己强的必得超越才罢休。这些品质放在学习上当然是极好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误将其放在生活中特别是放在家庭关系中,则大不可。有些问题,可以放一放。过了那个劲儿再看,也许就会天地为之一宽。对家庭成员,特别是自己的另一半,更不能够事事分对错、时时讲输赢。居家过日子,哪能那么矫情,丁是丁卬是卬呢!
网络在描述谷歌这对年轻人的惨剧时,据北美的《世界日报》中的指控书显示:“该罪行是‘高度残忍、恶毒或冷酷的行为’”。由此看来,行凶者不仅缺乏对人的基本同情心、同理心,更缺乏对法律、对生命的基本敬畏心。甚至有介绍说,男的因徒手打死了妻子,还导致自己的右臂肿胀了!无法想象,在这一过程中,男的多么丧心病狂,女孩又是如何无助绝望!
我无意于抢占道德制高点去抨击任何人,但我想问一下那些只知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在关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可曾重视过孩子的做人?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曾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以了解人情世故、适度参与家庭相关事务以提高解决生活琐事、化解生活矛盾的能力?如果这些孩子经历更丰富一些、心智更成熟一些、生活的积淀更厚重一些,他们怎么可能导致矛盾激化而造成悲剧!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原本是非常优秀的孩子、非常幸福的家庭,却在刚刚学有成就的时候却酿此人间惨祸,其不幸确实值得同情!但还有很多孩子在读书、在成长,他们也必将步入社会、组建家庭。如何防止类似不幸再次发生,需要我们每一位家长、每一个成年人警醒、思考,对孩子进行早期介入,长期打磨。
毕竟,生活的技能不是书本能够教会的,书读好了也并不一定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学习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