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汽”厂际铁路,全长83公里,一条主干线、七条支线,将分布在白浪至花果的“二汽”各专业厂串联在一起,与国家铁路襄渝线的白浪站、花果站接轨,承担着由国家铁路到公司十堰基地汽车生产的原材料、燃料的运进和部分汽车产品、配件的输出任务。同时,这条专用铁路对十堰的地方经济建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时过境迁,如今的厂际铁路已经停运,成为一段奋斗奉献的记忆。我从40湾(原供应处钢材库)出发,沿着和襄渝铁路并行的厂际铁路走走看看。铁路没有一丝损坏,铁轨、枕木仿佛述说着建设者和创业人的岁月故事。铁轮下曾经因摩擦钢光锃亮的铁轨,布满锈迹,枕木间的野草疯长,一直延伸看不到尽头。
走在锈迹斑斑的铁轨上,有一种不真实的恍惚,四周的每一声鸟鸣都如来自远方,每一个脚步都回响着历史的低语。突然,我的眼神被一抹不同寻常的绿吸引,那是一片常在山间见到的野草,绿色的匍匐一片,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抢眼。原来这是打不死的野草——牛筋草。谁能想到,这种被农民视为“害草”的植物,竟是中医典籍中记载的“祛风利湿、清热解毒”的良药。在三年疫情成为退烧“神器”,让无数家庭免于“抢药慌”。
废弃的厂际铁路上,沿线两旁绿树成荫,这一抹的绿意让这条安静的铁路别有一番景致。时不时会来一些摄影人或拍照打卡人,其实他们都是有心人,一般人不会专门到这地方拍照打卡,哪怕是广东路那段直插居民区的厂际铁路,类似重庆的穿楼轻轨。即便这样,也没多少人在意它的四季风光变换,无暇顾及这里沉寂的铁路之美。
几个美女此刻就在享受这光影的魅力。随便穿一身什么衣服,往铁轨上一站,都能拍出不一样的味道。见我过来,她们让我给拍一张合影。此刻的阳光斜斜地穿过两旁的绿叶,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拿起手机,找好角度,让她们身子稍微倾斜一下,脚往前伸,一张简单与美好的美照即刻产生。
枕木间的野草长了又枯,枯了又长。工厂小区的居民经常来这里散步,顺道走到张湾车站,下去不远就是热闹如织的东岳市场。
张湾车站偌大的场子,七八条轨道让人一看就知道当前物资运输的繁忙程度。一列列一节节火车鸣笛驶过配套处、驶过二二厂桥头、驶过东高路口、驶过……,行人、车辆等待通过,这一切宛然在目。坐在路轨上,仰望山上建起的一栋栋居民楼,遐想曾经的辉煌与忙碌,仿佛踏入了一段被时光遗忘的旅程。
岁月流转,盛极而衰,梦想的启程与落幕,在这一刻都已完成他的使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厂际铁路火车轰鸣声在时代大潮中衰落,这条在各专业厂之间穿行驶过的铁路线,成为“东风”人的共同记忆,永不衰落。





